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的政府优惠政策可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重点省市)及产业链环节细分三个维度进行归集汇总,具体如下:
一、国家层面政策
国家政策聚焦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培育、研发补贴等核心领域,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1. 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税〔2020〕45号),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按线宽享受阶梯式优惠:
线宽<28纳米(含),且经营期≥15年:前五年免征,第六至第十年减半(“五免五减半”);
线宽<65纳米(含):前两年免征,第三至第五年减半(“两免三减半”);
其他线宽(如线宽<130纳米):第一年免征,第二至第四年减半(“一免两减半”)。
增值税:
销售自产集成电路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率11%(原14%,财税〔2011〕100号调整后延续)。
进口环节税收:
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进口生产所需设备、原材料等,符合条件的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需通过海关审核)。
2. 资金支持政策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
一期(2014年):规模约1387亿元,重点支持芯片制造、设计、封测等环节;
二期(2019年):规模约2000亿元,聚焦设备材料、先进工艺(如28纳米及以下)、第三代半导体等。
专项补贴:
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设立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如EDA工具、先进封装、IP核)、产业化项目(如12英寸晶圆厂建设)。
3. 人才培育政策
高层次人才计划:
纳入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专项,支持集成电路人才引进,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如地方留存部分返还)、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支持。
高校专业建设:
鼓励高校增设集成电路学院,扩大招生规模(如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
4. 研发支持政策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所有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制造业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100%(2023年政策延续)。
关键技术攻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核高基”)支持EDA工具、先进工艺、高端封装等技术研发,单个项目最高补贴数亿元。
二、地方层面政策(重点省市)
各省市为培育产业集聚,出台土地、资金、人才等配套政策,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为产业核心区。
1. 上海市
《上海市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1年):
研发补贴:设计企业研发费用>200万元,补贴30%(最高500万元);制造企业研发费用补贴最高1000万元。
流片补贴:12英寸及以上线宽<65纳米的流片费用,补贴30%;线宽<28纳米的补贴50%。
IP购买补贴:购买IP核费用,补贴50%(最高300万元)。
贷款贴息:技术改造、扩产贷款,贴息50%(最高1000万元)。
人才: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最高50万元)、个税地方留存部分返还。
2. 北京市
《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指导意见》(2020年):
科研平台建设: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补贴最高2000万元。
企业上市奖励:境内上市奖励300万元,境外上市奖励200万元。
销售奖励: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50亿、100亿元,分别奖励100万、300万、500万元。
3.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关于进一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2022年):
设备购置补贴:新购设备费用,补贴10%(最高500万元)。
厂房租赁补贴:租赁厂房,前三年租金补贴50%,后两年补贴30%。
销售奖励:年销售额增长>20%,增量部分奖励2%(最高200万元)。
4. 广东省(深圳市)
《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 - 2025年)》:
设计企业扶持:线宽<28纳米的流片费用,补贴50%;IP购买补贴最高200万元。
产业园区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建设运营补贴最高1000万元。
进出口便利化:支持企业申请AEO认证,享受通关便利。
三、产业链环节细分政策
政策因产业链环节(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的技术特性差异,呈现针对性支持。
1. 芯片设计企业
国家: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线宽相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地方:流片补贴(上海30 - 50%)、IP购买补贴(上海50%)、EDA工具采购补贴(部分地方)。
2. 芯片制造企业(晶圆厂)
国家:进口设备免税、企业所得税(线宽<28纳米等)、大基金支持。
地方:土地优惠(低价/零地价)、设备购置补贴(无锡10%)、贷款贴息(上海50%)。
3. 封装测试企业
国家: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封测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地方:技术改造补贴(无锡设备购置补贴)、产能扩张补贴(按销售额增量奖励)。
4. 设备材料企业(光刻机、硅材料、光刻胶等)
国家:首台套补贴(工信部)、关键技术攻关专项(02专项)、进口原材料免税(部分)。
地方:研发补贴(上海制造企业最高1000万元)、销售奖励(北京销售额突破奖励)、市场准入支持(参与国家项目)。
资质办理详情可直接在线与方圆盛世的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申报政府优惠项目时,企业需提供的资质证书因政策类型、产业链环节及地方要求而异,但核心资质通常围绕企业资质、技术能力、合规性展开。
一、通用资质(所有政策申报必备)
无论申报国家还是地方政策,企业需首先满足基础资质要求,证明其合法经营、技术实力及合规性。
1. 企业基础资质
营业执照:需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相关业务(如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由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颁发,证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期3年,需年审)。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生产企业备案:
设计企业:需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备案系统”完成备案(工信部要求),提交近3年财务报表、知识产权证明等。
生产企业:需取得“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认定”(地方工信部门),提交生产线建设方案、设备清单等。
2. 技术能力证明
知识产权证书:
专利(发明/实用新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核心证明技术自主性)。
软件著作权(设计企业需提供,证明EDA工具、IP核等自主开发)。
第三方检测报告:
芯片性能检测报告(如功耗、速度、可靠性,由CNAS认证机构出具)。
工艺线宽检测报告(制造企业需提供,证明符合“线宽<28纳米”等税收优惠条件)。
3. 合规性证明
环保验收报告:制造企业需提供(生产线建设需通过环评,证明符合“三同时”要求)。
安全生产许可证:涉及危险化学品(如光刻胶生产)的企业需提供。
信用报告:由“信用中国”或第三方征信机构出具,证明无重大失信记录。
二、产业链环节专项资质(按环节细分)
不同产业链环节(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的技术特性差异大,申报时需提供针对性资质。
1. 芯片设计企业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资质:需通过工信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认定”,提交近3年研发投入占比>5%、设计人员占比>50%等证明。
流片证明:申报流片补贴时需提供(如与晶圆厂签订的流片合同、发票、流片报告)。
IP核授权证明:申报IP购买补贴时需提供(如与IP供应商签订的授权合同、付款凭证)。
2. 芯片制造企业(晶圆厂)
生产线认证:需提供“集成电路生产线认定”(地方工信部门),提交设备清单、工艺流程、产能规划等。
进口设备免税证明:申报关税/增值税减免时需提供(海关出具的《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
产能利用率证明:申报扩产补贴时需提供(如近3年产能利用率>80%的审计报告)。
3. 封装测试企业
封装测试资质:需通过“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认定”(地方工信部门),提交封装工艺、测试能力、客户名单等。
技术改造证明:申报设备购置补贴时需提供(如与设备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发票、验收报告)。
4. 设备材料企业(光刻机、硅材料、光刻胶等)
首台套认证:申报首台套补贴时需提供(工信部或地方认定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证书)。
产品检测报告:需提供(如光刻胶性能检测报告、硅材料纯度检测报告,由CNAS认证机构出具)。
市场准入证明:涉及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企业需提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或“保密资格认证”。
三、地方附加要求(重点省市差异)
地方政策为培育产业集聚,常在国家级资质基础上附加地方性要求,企业需同步满足。
1. 上海市
地方贡献证明:申报流片补贴、IP购买补贴时需提供(如近2年地方税收贡献>100万元的审计报告)。
人才团队证明:申报研发补贴时需提供(如核心团队成员学历证明、行业经验证明、劳动合同)。
2. 北京市
科研平台证明:申报科研平台建设补贴时需提供(如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实验室建设方案)。
销售证明:申报销售奖励时需提供(如近3年销售额增长>20%的审计报告、客户合同)。
3. 江苏省(无锡市)
厂房租赁合同:申报厂房租赁补贴时需提供(如与园区签订的租赁合同、租金支付凭证)。
设备采购合同:申报设备购置补贴时需提供(如与设备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发票、验收报告)。
4. 广东省(深圳市)
进出口证明:申报进出口便利化政策时需提供(如海关AEO认证证书、近3年进出口数据)。
产业园区入驻证明:申报产业园区建设补贴时需提供(如与园区签订的入驻协议、园区规划文件)。
注意事项
资质有效期:部分证书需定期更新(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每3年复审),申报时需提交最新版本。
政策匹配性:不同政策对资质的要求差异大(如税收优惠侧重“线宽证明”,资金补贴侧重“研发投入证明”),需针对性准备。
地方差异:建议申报前咨询当地工信、科技、税务部门,获取最新《申报指南》及《资质清单》。
通过满足上述资质要求,企业可提升申报通过率,最大化享受政府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