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监审,经济损失远比你想象的大
企业办理 ISO 认证的核心需求之一就是招投标,这也是不少企业愿意加急办证的关键原因。但证书并非终身有效,按照国家认监委规定,证书到期后三个月内必须完成监审。
· 未按时监审的证书会被暂停,暂停满三个月将直接撤销,届时企业只能重新进行初审,而初审费用远高于监审费用,看似省了小钱,实则亏了更多。
· 更关键的是,当突发招投标需求或客户要求出示有效证书时,失效的证书会让企业直接失去竞争资格。
违背认证初衷,体系沦为 “摆设”
ISO 认证的核心不是拿一张证书,而是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 放弃监审,本质上是企业没有真正推行体系,领导不重视、执行不到位,导致体系无法得到持续维护和优化。
· 这样的认证只是 “花钱买证”,不仅无法发挥体系对企业的赋能作用,还可能让客户对企业的管理能力产生质疑,影响长期合作信任。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ISO 监审时间节点及准备清单
监审提醒期:证书到期前 1-2 个月
核心准备事项:
1. 确认监审机构及对接人;
2. 梳理体系运行记录(如文件审批、培训记录、内审报告等);
3. 统计近一年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避免临时突击准备,确保资料完整性
监审申请期:证书到期前 1 个月内
核心准备事项:
1. 向认证机构提交监审申请;
2. 缴纳监审费用;
3. 配合机构确认审核时间及审核员安排
逾期可能影响审核排期,需预留协调时间
监审执行期:证书到期后 3 个月内(需完成审核)
核心准备事项:
1. 准备好体系运行相关台账、记录;
2. 安排相关部门人员配合审核问询;
3. 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审核结果直接影响证书有效性,需重视整改闭环
证书维持期:监审通过后
核心准备事项:
1. 留存监审报告及整改证明文件;
2. 规划下一次监审时间(通常每年一次监审,三年一次复评);
3. 持续优化体系运行,积累相关记录
建立常态化体系维护机制,避免断档
特殊情况处理:证书暂停期(未按时监审后)
核心准备事项:
1.1 个月内提交恢复申请及整改材料;
2. 加急协调审核排期;
3. 避免在此期间参与招投标等需出示有效证书的活动
暂停满 3 个月将撤销证书,需紧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