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首次通过 ISO 体系认证并拿到证书后,常会误以为 “证书 3 年有效期内无需额外操作”,但实际上年审是维持证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以下从 “ISO 年审是什么”“年审时间怎么定”“未年审有哪些后果”“机构如何处理未年审证书” 四个维度,帮你彻底理清 ISO 年审的核心要点:
一、先搞懂:ISO 年审到底是什么?
ISO 体系证书上通常会明确标注 “颁证日期”“有效期至”,以及关键说明 ——“本证书三年有效期内每隔 12 个月须接受一次监督审核,并和年度确认书一起使用方可有效”。这句话可通俗理解为:
年审本质:每年一次的监督审核,审核流程和要求与初次认证审核基本一致,并非 “简单盖章确认”;
有效性前提:只有通过年审并拿到年度确认书,证书才能继续使用;若未按时年审,证书会失效,在国家认监委官网查询时会显示 “已撤销、不可使用”;
费用说明:ISO 证书并非 “一次性付费管 3 年”,每间隔 1 年需缴纳年审费用,审核通过后证书有效期才会延续。
二、ISO 年审时间:认监委有规定,企业要提前规划
认监委对 ISO 年审的时间有明确要求,企业需严格遵守,避免错过期限:
1. 认监委规定的年审窗口期
证书自上次审核(初次审核或上一次年审)后的第 8-12 个月,必须完成本年度监督审核。
举个例子:若证书颁证日期是 2025 年 5 月 25 日,那么 2026 年的年审需在2026 年 1 月 25 日 - 2026 年 5 月 24 日之间完成,超出这个窗口期未审核,证书就会面临失效风险。
2. 企业建议操作时间
为避免因流程延误错过窗口期,建议分两步规划:
提前 2 个月预约:在年审窗口期内,提前 2 个月联系认证机构预约审核,同时让咨询机构同步准备年审所需的材料(如体系运行记录、内部审核报告等);
提前 1 个月完成审核:在预约后,争取在年审窗口期截止前 1 个月完成正式审核,给可能出现的整改留出缓冲时间。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三、重点提醒:企业未按时年审,后果比你想的更严重!
很多企业因 “暂时用不到证书”“忘记年审时间” 未按时参与年审,却不清楚不同类型证书的失效后果差异巨大:
1. 证书直接失效,影响业务开展
无论证书是否带有标志,未年审都会导致证书失效,若此时企业需要用证书参与投标、对接客户,会直接失去合作资格,造成业务损失。
2. 带标志证书(IAF、IAS、CNAS 标志):一年内无法重新申请
若证书上带有 IAF(国际认可论坛)、IAS(国际认可服务)、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标志,一旦因未年审被撤销,企业需等待自撤销日起满 1 年,才能再次申请 ISO 体系认证。
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如果企业未来 1 年内可能用到证书(如计划投标、拓展新客户),哪怕当下用不到,也必须按时年审 —— 否则临时需要证书时,即使愿意多花钱、找关系,也无法在 1 年内重新拿到带标志的证书,会直接错失业务机会。
3. 不带标志证书:可转入带标志机构重新认证
若证书没有上述标志,未年审被撤销后,无需等待 1 年,可直接转入有认可资质的机构(能颁发带标志证书的机构)重新申请认证,流程相对灵活,但仍会产生额外的认证费用和时间成本。
4. 服务体系证书:可直接更换机构认证
针对 ISO 服务类体系(如 ISO9001 服务领域、ISO10012 测量管理体系等)的证书,未年审失效后,企业可直接更换其他认证机构重新申请,无需受 “满 1 年” 的限制,但同样需要重新完成审核流程。
四、未年审证书:认证机构会怎么处理?
若企业未按时年审,认证机构会按固定流程处理,并非 “一旦超期就直接撤销”:
暂停期(3 个月):证书超过年审窗口期未审核,机构会先将证书 “暂停”,暂停期为 3 个月;
暂停期内补救:在暂停期内,企业仍可联系机构补做年审,审核通过后,证书可恢复有效;
撤销处理:若超过 3 个月暂停期,企业仍未完成年审,机构会正式 “撤销” 证书,此时证书完全失效,企业需按前文所述的 “失效后果” 处理(带标志证书需等 1 年才能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