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APP上架卡壳?这5类资质没备齐,开发完也白搭!附各行业清单

APP上架的核心是“通用资质打底+行业资质补位”,这份超全攻略帮你理清:哪些是必办项?不同行业要加哪些“特殊通行证”?

 

一、先搞懂:APP上架不是“传包就过”,这2类通用资质是“入场券”

1. 软件著作权:给APP“上户口”,3选1就行

这是证明APP“归属权”的核心凭证,所有应用市场都认,3种证书选适合自己的: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国家版权局颁发,官方认可度最高,缺点是周期长,适合不着急上架的项目;

• 《APP电子版权证书》:性价比高,适合急需赶工期上架的开发者;

• 《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部分第三方平台出具,需提前确认目标应用市场是否认可,避免白花钱。

避坑点:证书上的“APP名称”必须和上架时填的一致,比如你证书写“XX办公工具”,上架填“XX效率助手”,直接驳回!

 

2. ICP备案/许可证:区分“经营性”是关键

这是APP“合法运营”的门槛,搞混“备案”和“许可证”会耽误大事:

• 非经营性APP(无收费、无广告):只需办ICP备案;

• 经营性APP(有会员收费、广告变现、付费功能):必须办ICP许可证,需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周期40-60个工作日,费用几千到几万不等(各地政策不同)。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二、行业“特殊通行证”:这5类APP要额外加考,少一个都不行

如果你的APP涉及短视频、游戏、电商等领域,光有通用资质不够,必须备齐“行业专属资质”,否则审核直接卡壳:

1. 短视频/直播类:3个证缺一不可,视听证最难拿

想做抖音、快手类APP?这3个资质是硬门槛: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简称“文网文”):基础中的基础,经营范围要包含“网络表演”或“直播表演”;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难度天花板!要求国企控股+资金实力雄厚,很多中小团队会先从“直播带资质的服务商”合作起步;

• 《安全评估报告》+公安审核截图:属地公安部门出具,证明APP内容合规,无违法违规信息。

 

2. 游戏类:版号是“生死线”,没它别谈上架

游戏APP是审核最严的领域,3个关键资质必须提前规划: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需含“网络游戏运营”;

• 《游戏版号》: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现在审核周期长达6-12个月,且必须是“已开发完成的游戏”才能申请,别等开发完才想起办;

• 《游戏运营备案》:拿到版号上架后30天内必须完成,超时会被约谈。

 

3. 电商类:卖不同商品,要加不同“证”

做淘宝、拼多多类电商APP,基础证+细分证都得有

• 《EDI许可证》:电商平台必备,证明你有“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资质;

• 卖特殊商品加办:

◦ 食品:《食品经营许可证》;

◦ 药品:《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 化妆品:《化妆品生产/经营许可证》(若涉及自营)。

 

4. 医疗类:资质最“重”,门槛极高

涉及问诊、挂号、卖医疗器械的APP,资质要求堪称“苛刻”:

• 做在线问诊: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公立/私立医院均可,但必须是正规机构);

• 卖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分一类、二类、三类,三类最难办,如心脏支架等);

• 展示药品信息:《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只能展示,不能直接卖)。

 

5. AI类(深度合成):2024年新规,必须备案

做AI换脸、AI生成视频的APP,2个新资质要记牢:

•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在工信部“算法备案管理系统”提交,说明算法原理和应用场景;

• 《安全评估报告》+公安截图:证明AI生成内容可追溯,不会用于违法用途。

上一篇: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年审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