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资助方式与标准

 

深圳市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扶持政策体系完善,覆盖多领域、多层级,旨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下从政策框架、核心资助方式、专项支持方向、区级特色政策、申报要点五大维度系统梳理,结合最新政策动态(截至2024年)进行详细说明:

 

 

 

一、政策框架与顶层设计

市级主导政策: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工信规〔2021〕7号)为核心,配套《深圳市推动工业投资可持续增长专项行动方案》《深圳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形成“规划-实施-评估”全流程政策链。

战略导向:聚焦“20+8”产业集群(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绿色制造、智能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方向,与“双区”建设、“制造业立市”战略深度绑定。

政策时效:多数政策有效期3-5年,需关注市工信局、各区工信部门年度申报通知(通常每年1-3月发布)。

 

 

 

 

 

二、核心资助方式与标准

1. 事后资助类

普惠性技术改造:对上年度设备投资额(含软件、系统集成)300万元以上的项目,按不超过投资额的20%给予事后资助,最高5000万元(具体比例根据项目类型调整)。

智能化改造:对采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等实现生产流程重构的项目,资助比例可提升至25%,最高额度同上。

绿色化改造:对节能降碳、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项目,按设备投资额的30%给予资助,最高1000万元,且可叠加享受国家/省级绿色制造补贴。

2. 设备奖励类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对实现首台(套)销售的企业,按销售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1000万元。

关键核心设备:对购置国产化核心装备(如芯片制造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的项目,给予设备购置额10%-20%的补贴。

3. 金融支持类

贷款贴息:对技术改造贷款项目,按贷款利息的50%给予贴息,最长3年,最高3000万元。

融资租赁补贴:对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置设备的项目,按租赁利息的30%给予补贴,最高500万元。

4. 其他专项

技术改造投资奖励:对年度技术改造投资额超1亿元的企业,给予额外1%的奖励(最高500万元)。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建设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工业设计中心等,按建设投入的30%给予资助,最高2000万元。

 

 

 

三、专项支持方向与重点项目

智能化升级:支持5G+工业互联网、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工业软件研发等,鼓励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绿色制造:涵盖节能技术改造、废水废气处理、循环经济、碳中和示范项目等,符合条件者可申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认证奖励。

产业链强链补链:对关键环节、缺失环节的技术改造项目(如半导体材料、生物医药研发设备)给予重点支持。

中小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可享受更高资助比例(如25%-30%)及配套服务(如融资担保、人才培训)。

 

 

 

四、区级特色政策(以重点区为例)

南山区:对技术改造投资额超500万元的项目,按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最高2000万元;对“绿色制造”项目额外奖励10%。

宝安区:实施“智造”补贴计划,对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25%的补贴,最高3000万元;对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给予50%的补贴。

龙华区:对技术改造投资额超1000万元的企业,给予投资额15%的资助,最高5000万元;对“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给予额外5%的奖励。

龙岗区: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设备投资额20%的补贴,最高3000万元;对绿色低碳项目给予30%的补贴。

 

 

 

五、申报要点与注意事项

基本条件:

企业需在深圳注册成立2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制度健全。

项目需在深圳市内实施,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完成备案/核准手续。

投资额需达到政策门槛(如设备投资额≥300万元),并提供专项审计报告。

申报流程:

准备材料:项目备案表、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采购清单、财务审计报告、环保评估报告等。

线上申报: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或“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管理平台”提交,经区、市两级审核。

现场核查:市/区工信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实地核查,重点审查设备到位情况、投资真实性。

注意事项:

关注政策时效性,及时获取年度申报指南,避免错过申报窗口。

确保项目“先备案后建设”,避免未批先建导致无法申报。

保留完整财务凭证(如发票、合同、银行流水),以备审计核查。

鼓励联合申报,如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的项目可获额外加分。

 

 

 

深圳市技术改造扶持政策呈现“多维度、高额度、强导向”特点,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阶段、产业定位,精准匹配政策工具,同时注重项目合规性与财务透明度,最大化利用政策红利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建议企业定期关注市/区工信部门官网、政策解读会及专业咨询机构动态,确保及时获取最新政策信息与申报指导。

上一篇:通知!深圳市延长2025年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时间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