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IT 服务企业都拿过 ISO 系列认证(比如 9000、20000、27000),或是 CMMI 这类标准。但这些大多是国外主导,中国企业很少能参与制定,只能被动接受培训、认证。而 ITSS 不一样 —— 它是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由中国企业参与制定。
先明确 2 个关键前提
发证机构——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ITSS 分会),经民政部批准成立,权威有保障。
适用场景——如果企业业务涉及咨询设计、运行维护、云计算服务、数据中心、智能运维中的一项或多项,就可以对照 ITSS 相关标准,判断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这五大领域,其实就是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IT 能力体系,也是完整的 IT 服务价值链。
具体每个领域是做什么的?结合业务对号入座:
ITSS 五大业务领域核心定位
咨询设计:负责顶层规划,解决 “为什么做、做什么、如何做” 的问题。会明确业务目标、技术架构、实施路径和治理模型,是项目的 “总蓝图”。
数据中心:IT 资源的物理承载核心。包含机房、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硬件设施,是传统 IT 系统的物理基础。
云服务:IT 资源的新型供给方式。把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 “打包”(抽象、池化),以按需、弹性的服务形式提供,常见的公有云、私有云(多基于自建数据中心)、混合云都算。
运行维护:保障 IT 系统稳定的 “日常管家”。不管系统在数据中心还是云上,都要做监控、巡检、变更、故障处理,确保稳定、安全、连续运行。ITSS 还为这部分提供了标准化流程。
智能运维:运维的 “高级版”。靠大数据、AI、机器学习分析运维数据,能实现预测预警、自动化处理、持续优化,让运维从 “出问题再修” 的被动模式,变成 “提前预防” 的主动模式。
企业申请前先做 2 步判断
📍定方向——先想清楚企业核心业务 —— 是做第三方运维服务?运营云平台/ 数据中心?还是提供咨询设计服务?这直接决定要优先申请哪类 ITSS 资质。
📍查差距——评估企业当前的注册资本、人员配置、技术能力、设施状况是否达标。只要业务涉及上述领域,都能申请对应资质,补足差距后就可以着手准备。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前期规划
等级选择
▶ 首次只能申报三级或四级(建议三级),不可跨级申报
▶ 四级为基础(无年限要求);
三级需运维体系运行满3个月,且从事运维服务满2年;
二级需持三级证满1年;
一级需持二级证满3年。
差距分析
▶ 对照对应级别标准,从人员、流程、技术、资源四方面评估
比如人员是否达标、故障处理流程是否规范,明确差距后制定改进计划
体系搭建
核心要素落地
▶ 人员:有健全的培训、考核机制,核心岗位人员需稳定,避免频繁变动
▶ 流程:优化服务全流程,如事件管理需明确响应时间、解决流程
▶ 技术:引入运维监控等工具,提升自动化水平
▶ 资源:保障硬件稳定运行,做好认证与运营预算
试运行与评审
▶ 体系搭建后需试运行3-6个月,并保留完整的运行记录
▶ 期间需组织内部评审,确保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