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零容忍!认证机构与企业“双罚”,虚假认证的“捷径”就是绝路!

 

浙江省政务服务网一纸公示,让一桩认证行业的“隐秘交易”浮出水面。浙江卡斯顿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在申请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认证时,既无质量手册等体系文件支撑,也未与认证机构深圳万标国际签订合同,更无线下审核流程**。最终,涉事企业被罚3万元,成为国内认证监管中罕见的机构与企业“双罚”案例。

 

-虚假认证套路曝光:无文件、无合同、无审核的“三无认证”

-体系文件一片空白:卡斯顿保安公司作为申请主体,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基础管理框架缺失,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核心运行机制更是形同虚设。

-认证合同凭空消失:与深圳万标国际认证有限公司之间,连最基本的认证服务合同都未签订,双方“合作”的合法性无从谈起。

-审核环节彻底消失:认证机构未进行任何线下审核活动,完全跳过对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的关键验证步骤。

此案揭露了部分不良认证机构与投机企业合谋的典型操作——将严谨的认证流程异化为“一手交钱、一手拿证”的证书买卖。

 

监管亮剑:“双罚”释放认证市场严管信号

本次处罚的罕见之处在于认证机构与企业双双受罚。这标志着监管部门正以“零容忍”态度,全链条打击认证造假行为。

企业罚单:卡斯顿保安公司被罚3万元,代价不仅是金钱损失,其市场信誉更将遭受重创。

机构警示:涉事认证机构深圳万标国际虽未在此次公示中披露具体处罚,但已被卷入风暴中心,面临严厉追责。

认证的本质是信任背书。虚假认证不仅欺骗市场,更如同埋下“不定时炸弹”,一旦管理漏洞引发事故,认证机构与企业均难逃法律严惩。

 

 

企业避坑指南:

远离虚假认证“毒蛋糕”

1、筑牢管理根基

认证前必须建立并实际运行符合标准要求的体系文件,让认证成为管理提升的工具,而非装点门面的道具。

 

2、慎选合规机构

核实认证机构资质(认监委官网可查)、市场口碑与服务能力,警惕低价诱惑与“包过”承诺。签订正规合同是保障权益的底线。

 

3、拥抱真实审核

将外部审核视为管理“体检”,积极配合现场评审,暴露问题并改进才是认证的核心价值。

 

认证的意义在于让规则守护价值,而非让印章掩饰虚无。浙江此次“双罚”案例如警钟轰鸣:任何企图用虚假认证走捷径的企业与机构,终将在阳光下付出沉重代价。企业真正的护城河,是扎扎实实构建的管理体系与对规则的敬畏之心。当“认证”回归其专业本质,市场的信任基石才能坚如磐石。

上一篇:你的企业属于这5类吗?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避坑自测表
下一篇:深圳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项目解析及办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