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型有机食品认证是对食品从原料到加工、包装、运输等全流程的有机标准审核,其认证条件需关注多方面细节,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有机食品的严格要求。以下从多个关键维度展开说明:
一、原料与配料要求
有机原料占比加工产品中有机原料(包括水和盐)的含量需≥95%,剩余 5% 的非有机原料需来自认证机构允许的清单(如天然香料、色素等,且无法通过有机方式获得)。
原料来源合规性
原料需来自已获得有机认证的农场或产地,且种植、养殖过程符合有机农业标准(如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转基因技术等)。
野生采集的原料需提供采集地环境证明(如未受污染的生态报告)。
配料限制加工过程中添加的辅料、添加剂(如防腐剂、调味剂)需符合有机认证标准,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香精、激素及转基因成分。
二、加工过程控制
生产环境与设备
加工场所需与非有机产品生产区域隔离,避免交叉污染(如独立的生产线、仓储空间)。
设备需专用或在使用前彻底清洗,清洁剂需为环保型,禁止残留化学物质。
加工工艺要求
禁止使用辐射、工业溶剂、化学精炼等破坏成分的工艺,提倡物理加工(如低温烘焙、机械压榨)。
发酵类产品需使用有机菌种,且发酵过程不添加人工催化剂。
质量监控建立全程追溯体系,记录原料采购、加工步骤、添加剂使用等信息,确保可追溯至每个环节。
三、添加剂与加工助剂
允许使用的物质仅可使用认证机构批准的天然添加剂(如维生素 C 作为抗氧化剂、天然植物色素),且需明确用量限制。
禁止使用的物质人工合成防腐剂(如苯甲酸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反式脂肪酸、基因改造酶制剂等均被禁止。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包装与标签规范
包装材料需使用可生物降解或环保型材料(如纸质、玻璃容器),避免塑料包装(除非无替代方案),且包装过程不使用印刷油墨含重金属的标签。
标签标识
需标注 “有机食品” 认证标志、认证机构名称及编号,明确有机原料占比(如 “有机成分 95%”)。
禁止虚假宣传,如未获认证的产品不得使用 “有机”“天然” 等误导性词汇。
五、卫生与安全管理
人员与操作规范生产人员需接受有机加工培训,遵守卫生标准(如定期体检、穿戴无菌工作服)。
污染物控制加工过程中需监控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等指标,确保符合有机食品安全标准(如欧盟 EC 834/2007 法规、中国 GB/T 19630 标准)。
六、认证流程与文件审核
申请材料需提交加工工艺流程图、原料供应商认证文件、添加剂使用清单、卫生管理体系文件(如 HACCP 计划)等。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会实地检查加工车间、设备、仓储条件,并抽样检测产品成分,确保符合标准。
年度复审认证有效期为 1 年,每年需重新提交资料并接受审核,以维持认证资格。
七、特殊品类关注点
肉类与乳制品加工原料需来自有机养殖动物(如不使用抗生素、生长激素,且饲料为有机饲料),加工过程禁止使用防腐剂。
复合加工食品如方便食品、调味料等,需确保每一种配料(包括调味料、酱料)均符合有机要求,避免隐性成分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