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企业认为涉密资质与保密资质是一个意思,也是很多意向参军企业办理军工资质时的误区,涉密资质、保密资质都属于保密范畴,听起来一字之差,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企业最容易混淆、分不清楚的两个资质。
一:概念不同
涉密资质,全称为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该资质是从事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需要取得的,其业务类别涵盖总体集成、系统咨询、软件开发、安防监控、屏蔽室建设、运行维护、数据恢复、工程监理等8大类。
保密资质,全称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质,又称军工保密资质。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应当由具有相应等级的军工保密资质单位承担。承包单位分包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由具有相应等级的军工保密资质单位承担。
涉密资质适用于从事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运行维护等活动的IT企业,是IT领域的国字号资质。
保密资质适用于承担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包括从事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维护等活动的军工企业。
二:分级不同
“涉密资质”分为甲级和乙级。
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机密级、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也就是说,甲级资质单位具有更高的权限和能力,可以处理更为敏感和重要的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保密资质”分为一级和二级。
军工一级保密资质单位可以承担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军工二级保密资质单位可以承担机密级、秘密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这表明,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具有最高的权限,可以承担所有级别的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
三:主管机构不同
“涉密资质”由国家保密局主管。
申请甲级涉密资质的,应当向工商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乙级涉密资质的,应当向工商注册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保密资质”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主管。
申请军工一级保密资质的单位,应当向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提出申请;申请军工二级保密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注册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及同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评分标准不同
“涉密资质”的审查通常采用评分制,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现场审查满分为100分,审查人员会根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指标,对申请单位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数达到80分(含)以上为现场审查通过,80分(不含)以下为现场审查不通过。
“保密资质”的审查也采用评分制,但分数标准不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的现场审查满分为500分,这意味着审查人员会根据一系列更为严格和细致的标准和指标,对申请单位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总分数达到450分(含)以上为现场审查通过,450分(不含)以下为现场审查不通过。
五:申请条件不同
“涉密资质”的申请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业务收入、相关人员数量、具有相关高级职称或执业资格的人员数量、具有自有产权或租赁期3年以上的涉密业务场所等。例如,申请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满足一定的注册资本、信息系统集成收入、相关人员数量、高级职称或执业资格人员数量、涉密业务场所等条件。这些条件确保了申请单位具有足够的资本、人力资源和设施来支持其涉密业务。
“保密资质”的申请条件包括在中国境内成立1年以上、无违法犯罪记录、近1年内未发生泄密案件、近3年内未被吊销保密资质、固定科研生产和办公场所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从事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人员不少于10名,且在本单位连续缴纳社保不少于6个月、产品涉及国家秘密、无境外控股或直接投资、法定代表人等具有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或长期居留许可等。这些条件确保了申请单位具有良好的法律记录、足够的国内背景、充足的涉密人员以及宽敞的保密场所。
总的来说,“涉密资质”会对注册资本、业务收入、相关人员数量等条件有具体要求;而“保密资质”一般来说不会对具体的注册资本、收入进行要求,但是会对法人的国籍、企业的股权构成、保密室与涉密人员情况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它要求企业必须在承担或拟承担了涉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相关项目以后,才允许申办这项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