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简写为ESG,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衡量公司和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ESG评价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设立科学合理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ESG的各个因素。
环境方面(E)包含履行政策执行、环境制度建立、可持续经营、环境风险管控、污染物排放及处置、资源能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碳排放管理。
社会责任(S)方面包含环境友好、产品责任、客户责任、劳动者权益保护、社区责任、安全生产、生态文化。
公司治理(G)方面包含现代化治理、治理规划、治理行为。
ESG评价通过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全面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投资者、政府及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ESG评价的适用范围:
ESG评价主要适用于各类企业和机构,尤其是那些需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体。例如:
通用企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的《ESG评价标准》明确适用于企业和机构,旨在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三方面的指标,规范其社会责任实践。
行业特定企业:如《中国汽车行业ESG评价指南》专门针对汽车行业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评价体系,覆盖环境管理、产品安全、供应链责任等内容。
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ESG评价的意义与目的:
推动高质量发展:ESG评价将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结合,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符合标准的ESG实践,增强企业的公信力。
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低碳、社会效益显著的领域,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防范风险:识别企业在环境事故、劳工纠纷、治理漏洞等方面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申请ESG评价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或其组成部分);
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
3.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4.近一年内,未发生重大社会责任、环境、质量及职业健康等事故,未违反国家相关法规,或未因负面情况而被其他相关认证机构撤销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证书;
5.企业运行至少6个月。
申请ESG评价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1)组织基本信息以及申请认证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信息(申请书);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有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证明文件(适用时);
4)组织社会责任报告;
5)环境、社会、治理(ESG)报告;
6)可持续发展报告(如有);
7)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8)组织年报;
9)内审管审证明文件;
10)其他适用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