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著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地位
首先,明确一点,软著属于知识产权范畴,是可以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知识产权证明材料的。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知识产权有明确要求,而软著能够体现企业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从政策角度看,依据相关规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就符合一定条件。软著作为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之一,自然满足这一规定。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仅靠软著申报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
理论上,拥有一定数量的软著是满足申报条件的。一般来说,拥有 6 个软著在数量上可满足基本要求(一般建议15个及以上)。但实际操作中,只用软著申报有诸多要点需关注:
①时间限制
软著必须是近三年内申请的。这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注重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近三年的软著能更好体现企业近期的创新成果。例如,某软件企业在过去三年不断研发新软件并及时申请软著,这些软著就可作为有效知识产权参与申报。
②技术层面要求
若多个软著在技术上无明显区别,可能只认可其中一项,导致扣分。比如企业开发了一系列功能类似的软件,软著虽多,但技术创新性不足,评审时就难以获得高分。所以企业在开发软件时,要注重技术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确保每个软著对应的软件在功能、算法、架构等方面有实质差异。
③数量与质量平衡
尽管 6 个软著理论可满足条件,但为提高申报成功率,建议多准备一些软著,或搭配其他类型知识产权,如专利等。毕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中,知识产权是重要评分项,数量和质量兼具才能更有竞争力。若企业仅有 6 个软著,且技术创新性一般,相比拥有多种知识产权且质量高的企业,得分可能较低。
④综合多种知识产权增强竞争力
除软著外,企业还可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产权,能大大增强申报竞争力。例如,一家科技企业不仅有多个软件产品的软著,还拥有相关硬件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以及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从软件到硬件再到外观,全方位展示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申报时更易脱颖而出。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相互补充,全面体现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多方面实力,让评审专家更全面了解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