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审,认监委规定:
证书自上次审核之后的第8~12个月,需要进行年度监督审核,不进行年审的企业,超过上次审核12个月的,证书将会被暂停使用。暂停期间,企业可以申请恢复有效审核;暂停期满3个月,证书自动撤销失效。
根据中国认证认可相关条例规定,如果认证证书被撤销,企业就很可能会在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小黑板上留下一笔不良记录,即使重新申请认证,通过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证书未年审可能会带来以下后果:
1.证书失效
未及时进行年审可能导致证书失效,即组织失去了相关的认证资格。
2.组织形象受损
证书的有效性是组织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参考,如果证书失效,可能会对组织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
3.客户信任减弱
体系证书通常被视为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保证,如果证书失效,客户可能会对组织的能力和可靠性产生疑问,从而减弱客户对组织的信任度。
4.无法参与招投标
某些招投标项目可能要求参与组织持有有效的体系证书,如果证书失效,组织将无法参与这些项目,从而错过商机。
5.面临罚款和处罚
如果企业ISO体系认证证书过期未年审,在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时,企业很容易面临政府监管部门的罚款和处罚。同时,这种错误也可能对企业资质审核和合作伙伴谈判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企业的合作关系受到损失。
6.市场竞争力下降
企业失去认证资格后,可能无法满足客户或合作伙伴对供应链的要求,从而降低市场竞争力。
因未及时处置遭罚款9.5万元
为避免没有年审的情况,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年审计划
企业应在证书有效期内制定年审计划,并提前安排相关资源和时间,以确保按时进行年审。
2.完善内部管理
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系,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为年审做好准备。企业应尽量避免在证书有效期内对管理体系进行重大变更,以免影响年审结果。
3.配合认证机构工作
企业应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工作,提供所需资料和信息,确保年审的顺利进行。如果企业在年审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并重新提交审核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