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五"专精特新政策红利展望
工信部近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明确,将高质量编制"十五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深入展开专精特新夯基提质行动,加快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政策。
这意味着2026年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
财政支持加码:
中央财政直接支持4200多家"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金融扶持扩容:
截至2025年9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6.57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培育体系完善: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设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复,将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
二、2026年专精特新申报前瞻布局
目前已有多地工信部门发布通知,部署2026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储备工作。早准备、早规划、早培育成为企业成功申报的关键。
精准把握申报条件
根据各地工信部门通知,2026年专精特新企业申报将延续基本条件:
企业应为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近三年未发生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无严重失信行为
满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等方面指标要求
提前准备申报材料
企业需提前准备以下核心材料:
近三年审计报告(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并在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完成报备赋码)
研发费用专项报告
知识产权证书(I类知识产权加分显著)
研发机构证明材料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材料
主导产品在市场、质量、效益等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的证明材料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三、企业如何抢占政策先机?
开展自我诊断,精准定位
企业可对照专精特新评价标准,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四个维度进行自我诊断,找出短板弱项。参照成功地区经验。
加大研发投入,夯实创新能力
专精特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数据显示,德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建、共建或联建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9.6%,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6.5%,平均拥有发明专利3.3件。
企业应:建立或共建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
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
把握财政支持重点,用足政策红利
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延续此前标准,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的奖补额度。支持重点聚焦:
打造新动能: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
开发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
借力金融服务,缓解资金压力
各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推出多元化金融支持
推广"专精特新贷"等专项金融产品,提供低门槛、低成本、中长期资金
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建
设智能制造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使用国产工业软件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