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绿色工厂评价认证_资质认证流程与要求

 

绿色工厂评价认证是依据《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 - 2018)及行业细分标准,由企业自愿申请、第三方机构评价、政府部门认定的一项绿色制造体系认证,旨在推动工厂绿色化转型,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增效。以下是办理流程及关键要点:

 

 

 

一、前期准备:企业自查与基础建设

企业需先满足基本门槛,再推进绿色工厂创建:

 

1. 合法合规经营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营业执照合法有效;

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法定手续;

近3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以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记录为准)。

2. 绿色转型基础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标: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水耗、物耗等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参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等政策);

污染物排放达标: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危险废物规范处置;

绿色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环境、能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HSE),并有效运行(至少1年以上);

绿色设计理念:产品符合绿色设计要求(如有害物质限制、可回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等)。

3. 组织保障

成立绿色工厂创建领导小组(高层牵头)和工作小组(跨部门协作);

制定绿色工厂创建计划(目标、任务、时间表、资金预算)。

 

 

 

二、学习标准:精准对标评价体系

绿色工厂评价分“基本要求”(必达项,一票否决)和“评价指标”(加分项,体现绿色化水平),需逐项对标:

 

1. 核心标准

通用标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 36132 - 2018);

行业细则:针对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工信部发布细分标准(如《绿色工厂评价导则 钢铁行业》),需结合行业特性对标。

2. 评价维度

基础设施:厂房建筑(节能、采光、通风)、设备(高效、低耗、环保)、计量系统(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精准计量)

管理体系:QHSE四大体系认证及运行有效性;

能源资源投入:节能技术(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电机)、节水技术(循环水、中水回用)、节材技术(轻量化设计、可循环材料)、可再生能源(光伏、风电、地热)使用比例;

产品:绿色设计(生命周期评价、有害物质替代)、绿色供应链(供应商环保合规、绿色采购);

环境排放:污染物治理(废水回用、废气超低排放)、固废综合利用(危废规范处置、一般工业固废资源化)、碳排放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绩效: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物耗、碳排放强度、固废综合利用率等指标,需与行业先进水平(如标杆企业、国际领先值)对比,体现提升。

 

 

 

三、自评价:企业自主诊断与报告编制

企业需对照标准开展自评价,编制《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明确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各指标得分及差距。

 

1. 自评价流程

收集数据:能源、资源、污染物排放、产品等原始记录(近1 - 3年);

对标分析:逐项核对“基本要求”(必达项是否全部满足)、“评价指标”(得分项及扣分点);

编写报告:包含企业概况、绿色工厂创建过程、自评价结论(是否符合标准)、问题清单及整改计划。

2. 关键输出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模板由工信部或地方工信部门提供,需包含数据真实性承诺)。

 

 

 

四、选择第三方评价机构:资质与专业性是核心

企业需委托工信部备案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现场评价,机构需具备:

 

资质要求

列入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第三方评价机构推荐目录》;

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无利益冲突(与被评价企业无股权、业务关联);

评价团队具备行业经验(如机械、化工、电子等领域专家)。

 

 

 

资质办理详情可直接在线方圆盛世的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五、现场评价:第三方机构核查与打分

第三方机构进驻企业,开展文件审核+现场核查+人员访谈,出具《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

 

1. 核查重点

文件审核:管理手册、体系认证证书、能源审计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产品检测报告、绿色采购合同等;

现场核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高效节能)、环保设施(废水/废气处理装置)、计量器具(是否校准)、厂房建筑(节能改造情况);

人员访谈:管理层(绿色工厂创建目标)、技术人员(节能技术实施)、一线员工(环保操作规范)。

2. 评价结论

明确是否符合《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及行业细则;

列出问题清单(如某项指标未达标、数据缺失)及整改建议。

 

 

 

六、整改提升:针对性优化与数据完善

企业根据第三方评价报告的问题,开展整改,重点包括:

 

1. 硬件升级

替换低效设备(如老旧电机、高耗能生产线);

新增环保设施(如VOCs治理装置、废水回用系统);

完善计量系统(安装智能电表、水表、流量计)。

2. 管理优化

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如制定能源基准、开展能源审计);

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环保合规审查、绿色采购标准);

开展碳排放核算(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3. 数据补全

补充历史数据(如能源消耗台账、污染物排放监测记录);

验证数据准确性(第三方机构复核)。

 

 

 

七、申报认定:地方推荐+工信部评审

整改完成后,企业向省级工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经初审、推荐后,由工信部组织评审认定。

 

1. 申报材料

《绿色工厂申请表》(加盖公章);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

相关证明文件:营业执照、环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证书、能源/资源消耗数据、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产品绿色认证等。

2. 流程节点

省级初审:省级工信部门联合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对企业材料真实性、现场一致性进行初审,必要时现场抽查;

工信部评审:工信部组织专家对材料进行技术评审,必要时开展现场复核;

公示与认定:通过评审的企业在工信部网站公示7天,无异议后公告为“国家级绿色工厂”,颁发证书和牌匾。

 

 

 

八、关键提醒

基本要求必达项:环保手续、无重大事故、环评/排污许可等是“硬门槛”,必须全部满足;

绩效指标对比: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等需与行业先进水平(如标杆企业、国际标准)对比,体现绿色化提升;

持续改进:认定后需每年提交自查报告,持续优化绿色绩效,保持“绿色工厂”称号。

通过以上流程,企业可系统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实现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认证_机床协会认证办理流程
下一篇:智能机器人行业合规资质要求_可申报产业扶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