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施工行业办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常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结合行业特点常同步满足GB/T 50430-201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需遵循系统化的流程,结合行业特性建立并运行管理体系,最终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以下是具体步骤和关键要点:
一、明确认证标准与范围
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需同时满足以下核心标准:
ISO 9001:2015(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所有行业);
GB/T 50430-2017(中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结合行业特点对ISO 9001进行细化,是施工行业强制或招标常用的配套标准)。
认证范围需明确:覆盖的施工类型(如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项目阶段(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组织单元(总部、分支机构、项目部等)。
二、认证办理的核心流程
1. 前期准备:组建团队与培训
成立专项小组:由企业高管牵头,质量管理部门主导,涵盖技术、生产、采购、项目等关键部门人员,负责体系建设的推进。
标准培训:组织全员(尤其是管理层和关键岗位)学习ISO 9001和GB/T 50430标准要求,理解“过程方法”“PDCA循环”“风险管理”等核心原则,以及施工行业特有的“项目质量管理”“分包方管理”“施工过程控制”等要求。
2. 体系文件编制:结合行业特点
需建立符合标准且适配施工行业的管理体系文件,通常包括:
质量手册:明确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及体系范围;
程序文件:覆盖核心过程(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措施、不合格品控制等),
结合施工行业需重点编制:
项目质量管理程序(项目策划、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过程检验等);
分包方管理程序(分包方评价、选择、过程监控、验收);
施工机具与设备管理程序(设备采购、验收、维护、校准);
检验与试验程序(材料进场检验、过程检验、竣工验收);
不合格品与事故处理程序(质量问题、安全事故的报告、分析、整改)。
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针对具体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防水施工等)制定操作规范;
记录表单:设计覆盖各过程的记录表格(如施工日志、检验批记录、分包方评价表、设备维护记录等)。
3. 体系运行与记录
试运行:文件发布后,组织各部门按文件要求执行,重点关注施工项目的实际运行(如项目部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检验是否到位、分包方是否符合要求)。
记录收集:保留体系运行证据,例如:
项目策划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分包方评价记录(资质审核、业绩考察、合同);
材料进场检验报告(合格证、检测报告、见证取样记录);
过程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质量问题整改通知、验证记录);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见下文)。
运行时间:通常需至少3个月的运行记录(认证机构可能要求6个月,具体以机构要求为准)。
4.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内部审核(一阶审核):由企业内审员(需经培训合格)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识别不符合项(如文件未执行、记录缺失、过程失控),要求责任部门整改并验证效果。
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主持,评价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如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客户反馈、改进机会),输出管理评审报告,作为体系持续改进的依据。
5. 选择认证机构
需选择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批准、具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质的认证机构(可通过CNCA官网查询合法机构名单)。
考虑因素:机构的专业性(是否熟悉施工行业)、审核员经验(是否有施工领域背景)、服务效率(审核安排是否及时)、费用(通常与企业规模、认证范围相关,需多家比价)。
6. 提交认证申请
向选定的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通常包括:
认证申请书(明确认证范围、地址、联系人等);
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如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电子版或纸质版);
体系运行记录清单(如内审、管理评审、项目记录等);
其他(如法律法规要求的特殊许可)。
7. 现场审核(二阶审核)
认证机构派审核组到企业现场(包括总部、项目部)进行审核,分两个阶段:
一阶段审核:主要审查体系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以及企业是否具备现场审核条件(如文件是否完善、运行记录是否齐全)。
二阶段审核:全面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包括:
访谈管理层和员工(了解对体系的理解和执行情况);
查阅记录(如项目策划、分包管理、检验记录);
观察施工过程(如现场材料堆放、施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识别不符合项(如某项目未做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包方资质过期未更新)。
8. 整改与认证决定
不符合项整改:针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通常30天内)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验证效果,提交整改报告(含证据,如修订后的文件、补做的记录、培训记录等)。
认证决定:审核组验证整改有效后,认证机构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颁发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若同步满足GB/T 50430,证书中会注明“符合GB/T 50430-2017”)。
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三、建设施工行业的特殊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的特殊性:施工行业以项目为单位,体系需覆盖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投标、策划、施工、验收、保修),需重点关注:
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项目部与总部的管理接口(如资源支持、过程监控);
分包方的动态管理(分包方可能随项目变化,需建立评价和再评价机制)。
法律法规与标准的符合性:需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等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性法规要求。
过程控制的严谨性:施工过程涉及大量隐蔽工程(如地基基础、钢筋工程),需强化过程检验和记录(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影像资料),避免“重结果轻过程”。
持续改进的针对性:针对施工行业常见问题(如质量通病、进度延误、成本超支),通过体系运行(如数据分析、纠正措施)推动改进,例如分析混凝土裂缝原因并优化配合比或施工工艺。
四、认证后的维护
监督审核:认证证书有效期3年,每年需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每年1次),重点检查体系持续运行情况;
再认证审核:3年证书到期前,需进行再认证审核(全面审核),通过后换发新证书;
体系持续优化:根据企业战略调整、项目变化(如新业务类型)、法规更新(如新标准发布),及时修订体系文件并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建设施工企业可系统建立并认证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尤其在招投标中,ISO 9001+GB/T 50430认证是常见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