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建筑企业怎么建立ISO体系认证流程?

一、前期规划筹备

1.成立专项小组:建筑企业应组建由高层管理者挂帅,工程、安全、质量、采购等多部门骨干参与的 ISO 体系推进小组。

2.开展知识培训:邀请行业内资深的 ISO 认证专家,针对建筑行业特点,对推进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除了 ISO 标准条款解读,还包括建筑行业的质量通病防治、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要求、建筑工人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防控等专业知识,让成员深入理解体系内涵。

3.明确目标规划:依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建筑市场需求,确定 ISO 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如提高工程交付合格率、降低施工现场环境污染投诉率、减少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率等,并制定详细的推进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关键任务和时间节点。

 

二、现状深度剖析

1.业务流程梳理:对建筑项目从投标、项目策划、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至交付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流程进行梳理,绘制详细的流程图,明确各环节的输入、输出、责任部门和相关方。

2.合规性审查:全面审查企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现行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与 ISO 标准及国家、地方建筑行业法规政策的符合程度。

3.差距精准分析:对比梳理和审查结果与 ISO 标准要求,找出在文件管理、过程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如在文件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格式不统一、审批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在过程控制方面,部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完整。

 

 

三、体系文件构建

1.编写管理手册:结合建筑行业特点,在管理手册中明确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阐述各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权限,以及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运行模式。

2.制定程序文件:围绕建筑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制定一系列程序文件。如施工过程控制程序,规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进度的把控、施工质量的检验等流程;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针对建筑施工中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方法作出规定;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程序,用于识别和评估施工现场各类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触电、坍塌等风险。

3.编制作业指导书:为一线施工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

4.设计记录表格:设计一套完整的记录表格,用于记录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体系全面推行

1.组织全员宣贯培训:通过集中授课、线上学习、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

2.实施体系试运行: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 ISO 体系试运行,各部门和项目部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日常工作,积累运行数据和经验。在试运行期间,重点关注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的契合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文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建立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和项目部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每月进行一次内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文件执行情况、工作记录完整性、现场管理状况等,对发现的不符合项及时开具整改通知单,督促责任部门限期整改。

 

五、认证申请审核

1.筛选优质认证机构:综合考量认证机构的资质、信誉、行业经验和服务价格,选择一家适合企业的认证机构。优先选择在建筑行业有丰富认证经验、口碑良好的机构,以确保认证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提交认证申请材料:按照认证机构要求,准备并提交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体系文件、内部审核报告等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应确保真实、准确、完整,充分展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体系运行情况。

3.迎接现场审核:认证机构派出审核组对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审核组通过查阅文件、记录,现场检查施工现场,与员工交流等方式,对企业的 ISO 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企业各部门和项目部应积极配合审核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审核组提出的问题如实解答。

4.完成整改获得认证:针对审核组提出的不符合项,企业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整改期限,按时完成整改工作,并向认证机构提交整改报告。经认证机构验证整改有效后,企业获得 ISO 认证证书。

 

六、持续优化改进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获得认证后,企业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一般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每半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通过内部审核检查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通过管理评审评估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根据审核和评审结果对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

上一篇:ISO 39001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办理须知
下一篇:食品企业办理ISO体系认证资料所需的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