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有四个级别,从四级到一级,要求逐步提高,在体系完备性、业务匹配性、部门协作、量化管理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依据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选择:
小型企业业务相对简单,可从四级或三级入手。例如新成立的小型软件服务企业,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简单的软件故障修复和日常维护,选择四级先建立基础体系较为合适。大型企业业务复杂、服务种类多,对管理和协同要求高,可考虑二级或一级认证。像大型金融科技企业,拥有庞大的信息系统和复杂的业务流程,选择一级认证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
参考行业发展需求选择:
了解所在地区市场竞争情况和客户要求,若所在行业普遍要求较高等级认证,或主要客户对认证等级有明确要求,企业应尽量满足。比如在云计算服务领域,客户对服务提供商的认证等级关注度高,企业为获取更多业务,需达到相应等级。若行业竞争不激烈,客户对认证等级无强制要求,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选择 。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级和三级认证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基础资质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是刚需,要清晰且在有效期内,这是企业合法经营的 “入场券”。
📝运维业务材料
四级认证:梳理运维服务业务发展历程,列出关键节点和重要项目。组织级运维服务目录要清晰呈现服务项目、内容和对象。
三级认证:在四级基础上深度挖掘,着重突出业务发展关键转折点和成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组织级运维服务目录得更细化、精准,充分展现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组织架构材料
都要绘制组织架构图,明确运维部门位置、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及各岗位职责。三级认证要求更完善,要把各部门在运维服务中的协作机制、职责边界阐述得明明白白。
📝能力管理材料
四级认证:制定运维服务能力管理计划,并总结实施结果。
三级认证:建立完整的能力管理指标体系,报告中体现至少三个月的指标达成情况和趋势分析。另外,还特有运维服务能力管理内审和管理评审相关制度、计划和报告,用于内部监督和持续优化。
📝质量管控材料
四级认证:具备运维服务质量管理制度、计划和报告。
三级认证:在质量管控上更严格,质量指标更精细,报告内容更详实,全方位把控服务质量。
📝人员管理材料
都要有运维服务人员管理相关制度,涵盖人员储备、培训、绩效考核等。三级认证在这些制度上要求更系统科学,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同时,运维团队名册、培训记录、社保缴纳证明这些通用补充材料都得备好,三级认证对人员资质和培训效果审核更严格。
📝工具设备材料
都要提供运维服务工具应用情况说明。若涉及备品备件管理,三级认证还需有备品备件管理制度。而且,三级认证对工具应用的要求更高,要阐述工具对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的作用。
📝技术研发材料
四级认证:规划运维服务技术研发方向,展示已有技术成果。
三级认证:研发规划更具前瞻性,成果转化应用情况阐述更详细。
📝过程管理材料
运维服务过程管理文件:
四级认证:服务流程列出运维主要环节,操作规范给出基本操作要求,记录表单记录关键信息。
三级认证:服务流程更细化,明确复杂情况处理分支;操作规范更精准,每个步骤都有标准和注意事项;记录表单体现关键数据,便于分析改进。
服务台管理制度:
四级认证:明确服务台基本职责和工作流程。
三级认证:优化服务台工作流程,设置优先级处理机制,加强与其他部门协作。
知识库管理制度:
四级认证:建立基本分类体系和简单更新机制。
三级认证:知识分类更合理,更新及时,检索更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