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重视,零碳工厂的建设将成为工业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未来,零碳工厂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零碳工厂,是指通过技术性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综合表现为零的工厂。
认证适用范围
- 制造业
涵盖了诸如钢铁、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因此,通过零碳工厂认证可以帮助这些企业降低碳排放,提升环保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 能源行业
包括电力、煤炭、油气等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这些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零碳工厂认证可以推动这些行业采用更加环保、低碳的生产方式,减少碳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 建筑业
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工业园区、厂房等建筑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低碳材料、节能技术等手段,可以实现建筑的零碳排放,从而获得零碳工厂认证。
- 其他行业
除了上述行业外,零碳工厂认证证书还适用于其他有环保需求的企业,如食品加工、电子制造等。
零碳工厂申报条件
● 基本要求
1、企业依法设立并在国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2、企业主要管理者高度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内部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零碳示范工厂的制度建设、教育培训、实施、考核及奖励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
3、企业制定了零碳示范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量化的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
4、企业有较强的质量、职业健康、环保、安全生产和能源管理水平,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
5、近三年(成立不足三年的,按成立以来算)有下列情况的,不得申报零碳工厂:
①未正常经营生产的。
②不遵守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有关法律、 法规、政策和标准,被列入失信企业、法人代表黑名单的。
③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环境污染、质量等事故的。
④被动态调整出绿色工厂和零碳示范工厂名单的。
⑤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相关督查中被发现存在严重问题,被列入节能监察整改名单、失信被执行人等。
● 指标要求
评价指标要求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满分100分。
零碳工厂必须满足各项必选要求,可选要求按照工厂满足程度在0分到满分中取值,最后按照权重汇总得分。
2025年各省市零碳工厂政策盘点
上海
目标:到2025年创建30家零碳工厂,覆盖生物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
政策亮点:对标国际标准,优先支持“超级能效”工厂转型。
江苏
昆山:对认定的“近零碳工厂”最高奖励100万元(2024年征求意见稿)。
苏州/常熟:获评市级“近零碳工厂”的企业奖励50万元。
浙江
乐清:通过市级认证的“近零碳工厂”一次性奖励20万元。
全省:发布《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评价导则》,推动企业提标改造。
安徽合肥
目标:到2025年建成10家零碳示范工厂,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入选企业。
山东、河南、湖南
均将“零碳工厂”写入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对标国际标准,打造“超级能效”标杆。
河北、云南、山西
提出创建“近零碳工厂”试点,探索财政补贴与绿色金融结合的支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