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规范,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和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团体标准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其认定过程也逐渐规范化。
基本材料
协会登记证:证明标准制定的牵头协会或团体具有合法的法人资格和开展标准化工作的资质。
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清单:明确参与标准起草的单位及具体的起草人员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以及起草人的姓名、职务、专业背景等,以便对标准的制定过程和责任进行追溯。
标准的产品或技术详细介绍:对标准所涉及的产品、技术或服务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其特性、功能、应用范围、技术指标等,帮助评审人员更好地理解标准的适用对象和技术内容。
立项阶段材料
团体标准项目建议书:包含标准制定的目的、意义,与该项标准有关的国内外状况分析,标准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的初步设想,以及标准实施的预期效益等。
论证资料:一般包括标准主要技术要素及参数说明、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检测(测试)报告等,用于证明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起草阶段材料
团体标准草案:标准的初稿,应按照国家标准的编写规则进行编写,内容包括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
编制说明:详细说明标准编制的背景和必要性、编制依据、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以及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对比分析等。
调研报告、技术方案、讨论记录等: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形成的相关调研资料、技术方案以及内部讨论的记录,这些材料可以证明标准的制定过程是科学、严谨、充分协商的。
征求意见阶段材料
征求意见稿:在团体标准草案的基础上,经过初步修改和完善后形成的征求意见版本。
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记录对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或相关利益方征求意见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反馈意见的单位或个人信息、意见内容、采纳情况及理由等。
送审阶段材料
送审稿:根据征求意见阶段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后形成的标准送审版本。
技术审查会议纪要或技术审查报告:如果采用会议审查的方式,需要提供审查会议的纪要,包括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审查意见和结论等;如果采用函审的方式,则需要提供函审的结论及相关的函审投票单等。
报批和发布阶段材料
团体标准发布公告:标准经过审批通过后发布的公告文件,用于向社会公布标准的正式发布信息。
团体标准文本:最终确定的标准正式文本。
对行业发展的好处
(1)整合行业资源:团标制定可以聚集行业内的多个企业、科研机构等相关方,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和讨论,整合各方的资源和研发力量,推动产业链的优化和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2)规范行业秩序:在一些缺乏统一标准的领域,团标可以填补标准空白,规范市场行为,减少恶性竞争,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一些新兴行业,团标的制定能够明确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要求,避免低质量产品或不规范服务扰乱市场。
政策与商业机会方面的好处
(1)获得政策支持:政府通常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团标制定,对于积极参与的企业可能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奖励,如资金补贴、税收优惠、项目申报优先等。
(2)增加商业机会:在政府采购、招标等活动中,符合团标要求的企业可能会获得优先考虑,增加企业的中标机会。此外,团标还可以促进贸易成交,使交易过程更加透明、规范,降低交易风险,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