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IS027017 个人可识别信息保护管理体系

 

 

ISO 27017 是关于云服务信息安全控制的国际标准,其中特别强调了个人可识别信息(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PII)的保护管理体系。

 

 

一、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实施 ISO 27017 个人可识别信息保护管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 增强信任:向客户、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展示企业对保护个人隐私的承诺,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公信力。

2. 降低风险: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减少因信息安全事件带来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3. 合规要求:满足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避免因不合规而面临处罚。

 

 

二、主要内容

 

1. 安全策略与管理

   制定明确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明确责任和目标。

   建立完善的管理架构,确保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2.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涉及个人信息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

 

3. 访问控制

   严格控制对个人信息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采用身份认证、访问授权等技术手段,加强访问控制。

 

4. 加密与安全通信

   对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防止信息被窃取或篡改。

 

5. 监控与审计

   建立监控机制,实时监测个人信息的使用和访问情况。

   定期进行审计,确保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实施步骤

 

1. 现状评估:对企业现有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2. 制定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人。

3. 体系建设:按照 ISO 27017 标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政策、流程和技术措施等。

4. 培训与宣传:对企业员工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向客户和合作伙伴传达企业的个人信息保护理念。

5. 内部审核:定期对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管理评审:由企业管理层对个人信息保护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确保体系的持续有效性和适应性。

 

 

 

 

 

 

ISO 27017 个人可识别信息保护管理体系的认证条件

 

 

一、管理要求

 

1. 明确的领导承诺:企业高层领导应明确承诺对个人可识别信息保护的重视,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领导需发布信息安全方针,明确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态度和目标。

    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分配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2. 完善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设立信息安全管理负责人,负责体系的整体规划、实施和监督。

    各部门应明确信息安全职责,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

 

3. 风险评估与管理: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个人可识别信息面临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确定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定期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处置计划,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4. 安全策略与制度: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规范个人可识别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传输和销毁等环节。

    信息安全策略应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目标、原则和要求。

    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流程,如访问控制制度、加密制度、数据备份制度等。

 

5. 人员管理: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对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使其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

    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员工对个人信息的保密责任。

 

6. 合规管理:确保企业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定期对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合规性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为。

    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

 

 

二、技术要求

 

 

1. 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个人可识别信息。

    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如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验证用户身份。

    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限制其对个人信息的访问范围。

 

2. 加密技术:对个人可识别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采用合适的加密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

    在传输个人信息时,使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如 HTTPS、VPN 等,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个人可识别信息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定期对个人信息进行备份,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制定数据恢复计划,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4. 安全审计:实施安全审计措施,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监控和审计。

    记录个人信息的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以便进行审计和追溯。

    定期对审计日志进行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违规行为。

 

5. 物理安全:确保个人可识别信息存储和处理的物理环境安全。

    对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等重要场所进行物理访问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采取防火、防水、防雷等措施,保护物理设备的安全。

 

上一篇:ISO 14064温室气体核查认证介绍
下一篇:ISO9001认证代办费用及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