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64提供了一套全球一体化的温室气体量化及报告的程序、指引和规范。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和排放贸易,能促进温室气体的量化、监测、报告和验证的一致性、透明度和可信性;保证组织识别和管理与温室气体相关的责任、资产和风险;让组织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与其温室气体资产或负债相关的风险,以提升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客户和消费者)的信心。
ISO 14064:2018新版标准下的排放类别包括六个方面:
类别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组织边界内的固定源燃烧排放、移动源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逸散排放等;
类别2:输入能源的间接排放,即输入电力、热力的间接排放;
类别3:交通运输的间接排放,包括原辅材料从供应商到组织的运输过程排放,组织的产品运输至下游客户过程中的排放,员工通勤和差旅产生的排放等;
类别4:组织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间接排放,包括组织采购的产品在制造过程的排放,组织输出的固体或液体废物处理过程的排放等;
类别5:组织的产品使用过程相关的排放,包括组织出售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使用产生的排放,组织出售的产品在报废过程相关的排放等;
类别6:其他间接排放源,未能纳入上述5个类别的特殊排放源,由组织自行定义此类排放。
确定主体,排放主体要明确
工厂应确定其组织边界。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施,一个或多个温室气体源或汇可产生设施级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
建立报告边界
工厂应建立并记录其报告边界,包括确定与该组织业务有关的直接和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
ISO14064低碳体系认证的办理流程
前期准备:了解ISO14064标准及其要求,明确认证目的和意义。确定认证范围和基准线,为后续认证工作奠定基础。
建立低碳管理体系:制定低碳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监测与报告机制等,确保企业能够持续、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编写报告:根据收集的数据,按照ISO14064标准的要求编写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报告应包括企业的低碳目标、减排措施、减排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提交审核:将报告提交给认证机构进行审核。认证机构将对报告进行详细评估,确保其符合ISO14064标准的要求。
现场核查:认证机构将对企业的低碳管理体系进行现场核查,核实报告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获得认证:如果现场核查通过,企业将获得ISO14064低碳体系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期间企业需要持续监测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和复查。
为什么要推行 ISO14064 标准?
-可提升企业形象,向相关方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
-规避未来温室气体总量限额风险,为未来加入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奠定基础;
-挖掘温室气体减排机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努力;
-提升能源与物料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应对国家碳交易的需求;
-以 ISO14064 系列标准为工具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