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ISO9001标准比较适合生产型企业,但所有企业都适合做ISO9001认证,其适用范围面很广,亦是所有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根基。针对不同行业,ISO9001又衍生出不同的细化标准,例如汽车行业、医疗行业的质量体系标准等等。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要讲环境的大概念,适用于任何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及相关政府单位。通过认证后可证明该组织在环境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能够确保对企业各过程、产品及活动中的各类污染物控制达到相关要求,给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现在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从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其他几个相关标准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关注。
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采用系统、结构化的管理模式,为组织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南。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任何组织的职业健康及安全的管理体系标准,目的是通过管理减少及防止因意外而导致生命、财产、时间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我们通常将ISO9001、ISO14001以及ISO45001这三大体系一起合称为三体系(又称三标)。
这三大体系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更有些地方政府会给予通过认证企业财政补助。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是建立和维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标准要求组织通过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制定信息安全方针、明确管理职责、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等活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适用企业:
一、以信息为生命线的行业:
1、金融行业: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
2、通信行业: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
3、皮包公司:外贸、进出口、HR、猎头、会计师事务所等
二、对信息技术依赖度高的行业:
1、钢铁、半导体、物流
2、电力、能源
3、外包(ITO或BPO):IT、软件、电信IDC、呼叫中心、数据录入,数据处理加工等
三、工艺技术要求高、竞争对手渴望得到的:
1、医药、精细化工
2、研究机构
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ISO20000是第一个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要求的国际标准,它秉承“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中线”的理念,并强调按照PDCA(戴明质量)的方法论持续改进组织多提供的IT服务。
ISO 20000的认证适合IT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内部的IT部门,也可以是外部的服务提供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
1. IT服务外包提供商
2. IT系统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
3. 企业内部IT服务提供商或IT运营支持部门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HACCP体系是对可能发生在食品加工环节中的危害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控制的一种预防性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主要针对食品生产企业,针对的是生产链的全部过程的卫生安全(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负责)。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证书是餐饮行业必备证书之一。
适用于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有的组织,包括饲料加工、初级产品加工、到食品的制造、运输和储存、以及零售商和饮食业。同时也可以用于作为组织对其供应商第二方审核的标准依据,当然也可用于第三方商业认证。
虽然ISO22000和HACCP体系都归属于食品安全管理行列,但是在适用范围上有所区分:ISO22000体系适用于食品及其相关行业,而HACCP体系只适用于食品及紧密相关的操作环节。
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
ISO 13485标准(“医疗器械——应监管目的而出台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为医疗器械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而建立的特别国际公认要求,涵盖了ISO 9001标准以及医疗部门的额外要求,并与欧洲相关指令(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仪器以及有源植入设备)保持一致。
ISO13485适用于进行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或相关服务的设计、开发和提供企业。
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
GB/T27922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认证是服务认证类别,颁发“服务认证证书”。《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GB/T27922)标准是一个评价性质的标准。
适用对象:制造有形商品的企业、销售有形商品的企业、提供无形商品(服务)的企业。商品是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商品除了有形的产品外,还包括无形的服务。所以,生产、贸易、服务企业等都可申请商品售后服务认证。
售后服务认证使企业能够做到持续改进服务,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强化服务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增强服务利润链持续收益。同时,证明了企业在全行业的服务领先性,获得消费者和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