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2026专精特新 “小巨人” 备战指南:从指标拆解到时间轴落地

一、2026 年申报 6 大核心门槛

想冲击 “小巨人”,先对照这 6 项硬指标自查,任意一项不达标都可能直接出局:

1.专业化硬线:成立满 3 年是基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需≥70%(避免 “多元经营” 分散精力),近 2 年营收平均增速≥5%(下滑企业需准备专项说明,如疫情影响、战略调整等)。

 

2.精细化底线:资产负债率≤70%(高负债企业需提前优化财务结构),至少 1 项核心业务用信息系统支撑(如生产 MES 系统、供应链 ERP),还得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 等)或产品国际认证(如 CE、UL)。

 

3.特色化亮点:主导产品市占率≥10%(需第三方证明,如统计局备案咨询机构报告、头部客户采购合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商标已注册、专利已产业化)。

 

4.创新能力红线:按营收分层达标 —— 营收超 1 亿企业研发占比≥3%,5000 万 - 1 亿企业≥6%,5000 万以下企业不仅研发费用≥3000 万,研发人员占比还得超 50%;同时需 2 项以上 I 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国家新药等),且已落地产生效益。

 

5.产业链定位:必须处于关键环节,比如做 5G 基站核心器件、工业机器人精密齿轮,能提供 “补短板” 证明(如技术参数突破国际垄断),或进入华为、比亚迪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6.领域合规性:主导产品需在政策清单内,要么是制造业 “六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要么属于制造强国十大重点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且这类产品收入占比超 50%。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二、5 个月备战时间轴

①细分市场定位与政策对接→2025年9月-10月

交付成果:产业链定位报告+市占率证明

 

②创新能力攻坚:l类专利布局/研发机构共建→2025年11月-12月

交付成果:2项发明专利受理书+产学研协议

 

③财务合规改造:科目审计/平台赋码→2026年1月-2月

交付成果:带监管码的审计报告+营收数据校准无误

 

④材料系统整合:查新报告/特色化阐述→2026年3月-4月

交付成果:申报书预审+形式审查清单

 

⑤等待评审结果,准备现场核查→2026年5月以后

相关档案、材料归纳备查

 

3 个避坑提醒:别让 “小失误” 毁了申报

专利别 “凑数”:转让的 I 类专利需满 1 年,且必须落地到产品 —— 某企业 2025 年买了 2 项发明专利,但未应用到生产,申报时直接被否决。

市占率别 “自说自话”:必须用第三方数据,企业自己做的 “市场分析报告” 无效。

研发费用别 “乱归集”:办公用品、招待费不能计入,需对应到具体研发项目,比如 “研发人员差旅费” 要附项目出差申请单,注明去高校合作研发。

上一篇: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产业领域_企业申报扶持政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