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
企业需详细披露算法类型、逻辑与用途,确保透明公平,从根本上防范“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等问题,让用户真正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大模型备案
针对大语言模型等生成式AI,备案要求企业提交训练数据来源、安全评估报告及内容过滤机制,有效遏制虚假信息、隐私泄露和伦理风险,助力创新与安全并行。
PART 1
什么是算法备案?
算法备案是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设立的一项管理制度。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需履行算法备案手续。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算法备案?
01、信息服务类型
开办论坛、博客、微博客、聊天室、通讯群组、公众账号、短视频、网络直播、信息分享、小程序等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或者附设相应功能的服务提供者。
02、算法类型
涉及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的服务提供者。
算法备案流程及材料是怎样的?
01、算法备案流程
服务提供者需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相关信息,包括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
02、算法备案材料
需提交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证明、算法技术说明、安全评估报告等。
不进行算法备案会有什么后果?
未依法进行算法备案的企业或服务提供者将面临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罚;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责令暂停信息更新,并处以1-10万元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ART 2
什么是大模型上线服务备案?
大模型上线服务备案是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一项备案要求。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企业,需通过属地网信部门提交备案。备案通过后,国家网信办将定期进行汇总公布。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大模型备案?
大模型备案包括从零开始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在第三方开源基座上进行微调开发的大模型、直接调用国内闭源模型开发的大模型应用等。
大模型备案流程及材料是怎样的?
01、大模型备案流程
企业需准备并提交申请表、安全自评估报告、语料标注规则、关键词拦截列表、评估测试题集等材料。备案流程包括初审、技术测试、专家评审、复审等环节。
02、大模型备案材料
申请表需详细填写模型的基本信息、研发过程、服务内容等;安全自评估报告需涵盖模型架构、训练数据、应用场景等内容。
03、大模型备案时间
一般情况下,完成大模型备案可能需要7-1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企业准备材料的完善程度和网信部门的审核进度。(注:大模型上线服务备案需要经过当地网信办初审,初审通过报国家网信办复审,只有复审通过了,才发放备案号。)

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PART 3
什么是大模型登记备案?
大模型登记备案是针对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服务提供者的一项管理措施。根据各地网信办的通知,对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且面向境内公众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需进行大模型登记备案。
01、大模型登记备案流程
服务提供者需向属地网信部门提交登记申请,说明调用的模型名称、调用方式、服务范围等信息。
02、大模型登记备案材料
需提交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证明、调用模型的说明、服务协议等。
广东省各区奖励政策汇总
广州市
天河区:对上一年度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备案的企业,按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上一年度完成国家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的企业,按上一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海珠区:企业首次完成国家级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线备案(大语言模型备案),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首次完成国家级境内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或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黄埔区:评选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项目,按实际投入费用50%奖励,最高100万元;获国家级示范项目认定且投入达标,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深圳市
南山区: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或软件企业,算法纳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的,给予每个算法不超过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龙华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发的算法纳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的,给予每个算法不超过1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对上年度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模型,给予每个模型50万元,每家单位每年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龙岗区:对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登记的模型,按每个模型最高50万元给予企业支持,同一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支持;支持调用大模型开发应用。支持软件企业调用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登记的模型或通过第三方测评的模型进行应用场景开发。对采购模型服务的企业,按完成合同金额(含订阅、部署、开发、调优等服务费用)的30%予以支持,同一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福田区:对企业自主研发、公开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具有5个以上市场应用案例且实际完成合同额超过1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购买已完成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进行应用场景开发和推广的,依条件按照不超过服务采购合同额(含模型私有化部署费用、云化部署费用、API调用费用以及大模型一体机中大模型部分费用)的3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