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迎来重大调整——评分门槛从60分提高至70分,审核权下放至地市,新增人才加分项,并进一步聚焦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企业面临的挑战:
得分要求更高:70分新规淘汰“勉强达标”企业;
审核更严:地市负责现场抽查,材料真实性要求更高;
竞争更激烈:制造业和核心技术领域倾斜,企业需精准定位。
2025年新规核心变化:企业必须关注的4大重点
1. 评分门槛从60分→70分,淘汰“擦边球”企业
🔹旧规:综合得分≥60分即可申报;
🔹新规:必须≥70分,且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4项指标均需达标。
评分权重调整:
专业化(25分):主导产品细分市场排名、收入占比等;
精细化(20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流程标准化;
特色化(20分):技术独特性、专利布局;
创新能力(35分):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人才储备。
2. 审核权下放至地市,现场抽查成常态
🔹新规要求: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市负责初审、实地抽查和公示,企业需直面地方审核团队;
🔹抽查重点:
财务数据与税务系统一致性;
研发机构实际运营情况(设备、人员、项目);
知识产权与产品的关联性。
3. 新增“人才加分项”,最高可加5分
🔹国家人才项目人员:加5分(如院士、长江学者);
🔹省级人才项目人员:加3分(如广东省特支计划);
🔹市级人才项目人员:加2分;
🔹推荐国家级人才候选人:加1分。
避坑提示:需提供人才聘书、项目合同、社保记录等佐证材料。
4. 细分市场领域扩容,制造业企业更占优
🔹新增领域:在原有“工业六基”基础上,纳入制造强国十大重点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网络强国核心领域(如数据安全、关键芯片);
🔹评分倾斜:制造业企业技术门槛高、市场集中度强,更易拿高分。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评分70分实战攻略:3大核心策略
策略1:高价值知识产权布局(占35分)
Ⅰ类专利是硬通货:
I类高价值知识产权1项以上(10分)
自主研发I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8分)
I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6分)
II类知识产权1项以上(2分)
布局建议:
每年申请2项以上发明专利,优先覆盖主导产品核心技术;
布局海外同族专利,提升技术壁垒(审查周期2-3年,需提前规划);
避免“凑数专利”:转让未满1年或与产品无关的专利无效。
策略2:研发投入合规管理(占20分)
硬指标:上年度研发费用≥100万元,占营收比重建议≥10%(满分10分);
避坑要点:
研发费用需专账管理,区分生产与研发支出;
委托研发费用按80%计入,需保存合同、发票、验收报告;
研发人员工资:按实际工时分摊,留存考勤记录。
策略3:精准定位细分市场(占25分)
如何证明市场占有率:
提供行业协会排名、权威行业报告;
重点客户订单(如华为、格力等龙头企业采购合同);
产品在国家级项目中的应用证明(如大湾区基建、新能源工程)。
制造业企业加分技巧:
突出“工业六基”领域技术突破(如核心基础零部件);
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如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