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标准与依据
核心标准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GB/T 35796-2017):涵盖服务场所、人员配置、服务内容、安全要求等。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SB/T 10944-2012):明确居家养老服务的设施、人员、服务内容及安全标准。
《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认证评价规范》(CQM/F-RZ-ZY-01-001):规定评价方法、流程设计及等级评定规则。
等级划分
认证结果按服务能力分为A至AAAAA级,评级维度包括:
服务人员资质:护理员持证比例、医护人员配置。
服务内容覆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关怀等。
管理效能:风险控制、应急预案、质量追溯体系。
客户关系:投诉处理、满意度调查(要求≥90%)。
二、申请条件
法律地位
企业需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登记证书等。
行政许可
需取得相应行政许可,如:
食品经营许可证(提供餐饮服务的养老机构)。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
运行时间
申请前需运营半年以上,若不足一年则无法获得四星、五星级认证。
管理体系
已建立文件化的管理制度或程序,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及认证要求。
历史记录
近一年内未发生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等事故,未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三、申请材料
材料类别和具体内容
基础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架构图、位置图、总经理及部门主管名单。
服务与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范围描述、生产工艺流程图(生产企业)、有效期内的许可证和资质证书复印件。
运营记录:产品标准清单、相关法律和法规文件、有效的管理制度文件、前三个月的业务合同3份以上。
申请表格:填写养老服务认证证书申请表。
四、办理流程
1. 前期准备
差距分析:比对现行服务与认证标准的缺失项。
文件编制:制定《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手册》及18个核心程序文件。
全员培训:覆盖服务规范、应急处理、记录管理等。
2. 申请与审核
提交材料:将准备好的文件提交至认证机构(如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两级审核:
一阶段文件审核:验证体系完整性。
二阶段现场评价:通过服务场景模拟、老人访谈、设施检查等验证执行有效性。
3. 认证后管理
年度监督审核:每年抽查服务记录与风险管控。
动态降级机制: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抽查不达标者取消等级。
数据驱动优化:分析满意度调查、事故率等指标持续改进。
五、办理意义
行业规范:认证数据接入民政“金民工程”,实现风险预警,淘汰落后产能。
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级标识帮助快速识别机构能力,纠纷处理时效缩短50%。
通过系统规划与严格执行,企业可顺利获得养老服务认证证书,提升服务质量和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