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业环境日趋复杂,廉洁治理要求不断提高。贿赂行为不仅侵蚀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更威胁企业的根基与社会信任。作为全球反贿赂领域的权威标准,新版ISO 37001为企业构建系统化的反贿赂“防火墙”提供了值得信任的行动标准和指南。
一、ISO 37001:2025,四大核心升级点
2025版ISO 37001标准在修订中融入了以下变革:
1. 聚焦“气候风险”与“文化融入”
首次纳入“气候变化”考量,要求企业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引发的新型贿赂风险。
深化“反贿赂文化”建设,强调将“零容忍”的反贿赂价值观深度融入日常运营、决策和行为准则,成为组织的DNA。
2. 严控“利益冲突”风险
新增专项条款,明确要求识别、报告和管理人员及商业伙伴的潜在利益冲突,避免因私人或局部利益损害组织的廉洁性,堵塞管理漏洞。
3. 强化“反贿赂职能”
清晰界定权责,确保负责反贿赂管理的人员或团队拥有充分授权、独立性与资源,并能直接向最高治理层汇报,扫清执行障碍。
4. 促进“体系协同”
统一术语与框架,与ISO 37301(合规管理)、ISO 37000(组织治理)等标准高度协同,便于企业整合风控资源,实现“一体化管理”,降本增效。
二、构建高效反贿赂管理体系:四大管理支柱
新版标准为企业构建稳健体系提供了清晰路径:
1. 领导力与承诺:治理的基石
高层定调。治理机构与最高管理者须亲自承诺、以身作则,批准方针,保障资源,定期审视体系。
文化筑基。通过高层示范、制度约束(奖惩分明)和持续沟通,将“廉洁诚信”内化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方针明令。制定清晰方针,严禁任何形式的贿赂,确保举报渠道畅通无阻,严惩报复行为。
2. 风险为本:精准防控是关键
风险识别与评估。定期扫描内外部环境(地域风险、业务特性等),评估现有控制的有效性,锁定高风险领域。
深度尽职调查。对高风险项目、交易、岗位(如采购、销售)及商业伙伴(代理、顾问等)进行严格背景审查与合规评估。
多维度控制措施:
财务管控——职责分离、多级审批、严控现金使用。
非财务管控——规范招投标、合同管理、权限设置,对高风险交易重点监控。
伙伴管理——要求高风险伙伴承诺合规,在合同中嵌入反贿赂条款及终止权。
礼品招待——设定明确限额与审批流程(如超过规定价值需审批并记录),杜绝变相贿赂。
3. 支持与赋能:体系运行的保障
能力建设。对高风险岗位进行入职审查,评估薪酬激励的合理性,为全员提供定制化、场景化的反贿赂培训。
沟通与举报。建立安全、保密(支持匿名)、反报复的举报机制,定期向内外沟通政策与成效。
信息留存。完整记录风险评估、培训、尽调、举报处理等过程,确保可追溯、可审计。
4. 绩效评价与改进:持续优化的引擎
定期审核评审。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持续验证体系的有效性。
及时纠偏。对举报或疑似事件快速响应、彻查根源、落实整改。
动态优化。反贿赂职能部门需根据法律变化、业务拓展等情况,持续评估并调整体系,保持其充分性与适宜性。
更多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
三、ISO 37001:2025认证:不止于合规
忽视贿赂风险,代价可能是巨额罚款、法律制裁、声誉崩塌、信任瓦解。实施ISO 37001:2025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以“预防为主、精准防控、持续改进”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选:
1. 筑牢法律防线
有效满足全球日益严苛的反贿赂法规要求(如中国相关法规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避合规风险。
2. 赢得商业信任
显著提升企业商誉与品牌形象,在招投标、融资、国际合作中展现“廉洁竞争力”,获取商业优势。
3. 保护核心资产
为员工和商业伙伴营造公平、透明、安全的环境,保护企业人才与关系网络。
4. 践行社会责任
贡献于构建公平、诚信的商业生态,提升企业社会价值。
四、风险防控利器:“三道闸”守住廉洁底线
新版标准强调全流程防控,直观的“三道闸”模型:
1. 事前预防闸
严把入口关。商业伙伴准入实施“三证两表一承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征信报告+风险评估表/控制措施表+反贿赂承诺书)。
轮岗防风险。对采购、财务、审批等热点岗位强制轮岗。
2. 事中监控闸
盯紧异常交易。对单笔超限额支出实施双因素审批等强化控制。
规范商务往来。严格执行礼品招待标准,超限必须提前审批备案。
3. 事后处置闸
坚持“四不放过”。对贿赂案件,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教训未吸取不放过,根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