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许可证办理须知(2024年最新版),排污许可证是企业合法排污的法定凭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所有固定污染源(如工业企业、养殖场、污水处理厂等)需按要求申领或登记排污许可证。以下为办理核心要点:
一、明确管理类别:先分类,再办理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排污单位分为 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登记管理 三类,办理方式不同:
重点管理/简化管理:需向生态环境部门申请排污许可证(核发纸质+电子证),流程包括申请、审查、决定。
登记管理:仅需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无需审批,自动生成登记编号和回执)。
如何判断类别?
结合行业类别(如化工、造纸、养殖等)、生产规模(如年产量)、污染物产生量(如COD、SO₂排放量)等,对照《名录》确定。例如:
年使用有机溶剂10吨以上的包装印刷企业 → 重点管理;
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下的养殖场 → 登记管理。
二、办理前准备:材料+信息梳理
1. 基础材料清单(重点/简化管理)
排污许可证申请表(系统填报生成,需盖章):含企业基本信息、排污口信息、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治理设施等。
自行监测方案:明确监测点位、频次、方法(参考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记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固废处置等情况(模板可从平台下载)。
承诺书: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承诺材料真实、合规排污。
环评及批复文件:环评报告书/表及生态环境部门批复(或备案文件);若无需环评,提供排污口规范化说明。
总量控制文件:地方政府下达的污染物总量指标(如COD、NH₃-N、SO₂、NOx等)。
排污口规范化材料:排污口照片、监测平台/标识设置情况(符合《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2. 登记管理需准备
仅需在全国平台填报:企业基本信息、排污口位置、污染物种类(系统自动匹配《名录》要求)。
三、申请流程:线上办理,全程透明
步骤1:注册账号
登录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注册企业账号(需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信息)。
步骤2:填报申请
重点/简化管理:选择“许可证申请”,填写申请表,上传材料(PDF格式,盖章件扫描);
登记管理:选择“排污登记”,填报信息后自动生成登记表和回执。
步骤3:提交与受理
生态环境部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材料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补正);
受理通过后,进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实质审查)。
步骤4:技术审查与现场核查
形式审查:材料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规范;
实质审查: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标准、总量是否达标、监测方案是否可行等;
现场核查(必要时):检查排污口、治理设施运行、监测设备等是否符合要求。
步骤5:审批发证
符合条件的,20日内(现场核查时间不计入)核发排污许可证(电子证与纸质证同等效力);
不符合的,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
四、证后管理:合规排污的关键
取得排污许可证后,企业需严格按证执行,否则将面临处罚:
1. 核心执行要求
排污口管理:按许可证要求设置规范化排污口(标识、监测平台、流量计等);
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不得超过许可证限值(如COD≤50mg/L,年排放量≤10吨);
自行监测:按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委托第三方或自行开展),数据上传平台;
台账记录:如实记录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污染物排放、固废处置等情况(保存3年以上);
执行报告:按频次(年报/季报/月报)在平台提交执行报告,汇报排污情况。
2. 变更、延续与注销
变更:企业名称、地址、生产工艺等变更的,30日内申请变更;
延续:许可证有效期5年,到期前30日申请延续;
注销:停产、关闭或迁址的,30日内申请注销。
五、法律责任:无证排污=违法!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无证排污:责令改正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10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不按证排污(如超标、超总量、未监测):处5万-20万元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伪造材料:处30万-10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万-20万元罚款。
六、注意事项
行业特殊要求:部分行业(如钢铁、水泥、制药)需参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HJ系列标准),准备更详细的材料(如工艺流程图、治理设施参数);
时效性:政策可能更新,办理前需确认《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最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