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专精特新申报4大核心变化
1️⃣ 营收门槛暴涨,5000万以下企业直接淘汰
2025年首次将5000万元营收设为硬性门槛,未达标企业连申报资格都没有!政策明确:“本年度暂不接收营业收入低于5000万元企业的申请和复核”。
2️⃣ AI智能审核上线,严防数据造假
工信部引入大数据+AI分析,自动比对财务、专利、市占率等数据,过度包装或逻辑矛盾的材料将秒被识破。
3️⃣ 创新能力权重35%,成最大考核项
研发投入:营收>1亿需≥3%,5000万-1亿需≥6%
发明专利:至少2项Ⅰ类专利,且必须与主导产品强关联
研发机构:需提供省级以上技术中心或联合实验室证明
4️⃣ 市占率10%需自证,细分领域界定更严
企业需在自主界定的细分市场证明市占率≥10%,但行业划分模糊、数据来源不权威成最大难点。若领域被评审认为过宽或过窄,直接导致不达标。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二、2025年申报需要关注以下重点
精准定位产业领域
⏩ 专精特新企业重点遴选制造业中小企业,优先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中小企业。
⏩ 企业可依据主导产品进行判断,查看产品是否在以下领域内:
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中是“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作用且取得实际成效。
属于工业“六基”领域、中华老字号名录或企业主导产品服务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
布局核心技术和发明专利
⏩ 提前布局核心技术和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请注意与企业的主导产品、主导技术有相关联度。
⏩ 知识产权不够,提前预审快速下证安排起来,只要在申报前下证都认可(购买转让需要满一年),2025年必须注意专利与产业、技术领域的契合度。
优化财务数据
近两年营收连续增长、企业利润率增长、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企业资产负债。
开展研发活动,归集研发费用
⏩ 企业需要开展相关的研发活动,并对整个活动周期实行阶段性的管理,包括对各个阶段的研发投入分别进行测度并加以计算,归集出对应的研发费用和编制费用明细账,以便后续整理研发费用。
⏩ 财务要单独设立研发费用汇算的内容,并保存相关的费用票据和证明材料。
建立研发机构
假如是研发型企业,可以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以争取在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中提高成功率!
数字化转型实现提升
确保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包括申请省级以上质量奖荣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或者拥有自主品牌。
参加创业大赛
另外针对初创公司,各地都有创新创业大赛,有自己项目的初创公司,这个项目一定要参加,可加分。
避免出现下列情况
⏩ 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 提供的产品(服务)属于国家禁止、限制或淘汰类。
⏩ 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以及偷漏税等违法违规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