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关键指标: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区别全解析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三大关键指标:

①人员比例要求

②研发投入比例

③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

 

一、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概念与范围解析

科技人员的界定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科技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以及专门从事上述活动的管理和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累计实际工作时间在183天以上的人员,包括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

 

具体包括三类人员:

1.直接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人员:如研发工程师、实验员等直接参与技术开发的人员。

2.专门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人员:如研发部门负责人、专门管理研发设备的设备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

3、专门从事提供直接技术服务的人员:如为研发活动提供直接技术支持(非行政辅助)如设备操作与维护、实验技术保障、IT支持等。

 

研发人员的界定

研发人员主要是指直接参与研究开发项目的人员,可分为三类:

1.研究人员:企业内主要从事研究开发项目的专业人员。

2.技术人员:具有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领域技术知识和经验,在研究人员指导下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包括:

· 关键资料的收集整理

· 进行实验、测试和分析

·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 记录测量数据、计算和统计等

3.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开发活动的熟练技工

 

更多证书办理详情可直接与在线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二、核心区别:科技人员vs研发人员

1.范围不同:

· 科技人员范围更广,包含研发人员但不限于研发人员。除了直接研发人员外,还包括研发管理人员和直接技术服务人员。

· 研发人员主要聚焦于直接参与研发项目的三类人员(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

2.学历要求不同:

· 科技人员虽无硬性学历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需占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是重要参考标准。

· 研发人员中的辅助人员不一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可以是参与研发活动的熟练技工。

3.交叉但不包含:

· 大专以上科技人员不一定都是研发人员(如科技辅助人员就不属于研发人员)

· 研发人员也不一定都是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如无大专学历的辅助人员)

· 二者是交叉关系而非包含关系

 

三、人员比例的计算方法与实操要点

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

科技人员占比 = 科技人员全年月平均数 ÷ 职工总数全年月平均数 × 100%

2.月平均数计算:

· 月平均数 = (月初数 + 月末数) ÷ 2

· 全年月平均数 = 全年各月平均数之和 ÷ 12

3.职工总数范围:包括企业在职、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其中兼职和临时聘用人员需全年在企业累计工作183天以上

上一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形式审查高频问题
下一篇:中小企业如何才能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附评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