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盛世服务项目
图片

政府项目申报


图片

高新认定


图片

资质认证



专精特新企业三年到期重新认定复审指南

 

专精特新企业在通过认定后的复审(通常为三年有效期后的重新审核)中,需要满足一系列动态指标,以体现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成长性和专业化水平。具体审核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政策调整有所差异,但通常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一、财务及成长性指标

1. 营收与增长率  

     营收规模:需保持增长趋势,不同层级(省级/国家级)要求不同。例如: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审时,年营收一般需达到1亿元以上(部分行业可放宽)。  

      若企业属于“制造业单项冠军”或重点领域,营收门槛可能更高。  

     增长率:营收或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通常需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上(例如10%15%),且需保持正向增长(避免连续下滑)。  

2. 盈利能力  

    资产负债率一般不高于70%(体现财务健康度)。  

    净利润率需保持稳定或提升,避免连续亏损。

3. 研发投入强度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需持续达标: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通常要求近2年研发占比≥3%(部分高技术行业要求更高)。  

      研发投入需有明确的财务记录和归集证明。

 

 

 

 

二、创新能力与知识产权

1. 知识产权数量与质量  

    复审期内需新增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软件著作权等),部分要求如下:  

      国家级“小巨人”:一般需拥有2项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或10项以上实用新型/软著)。  

      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可加分。  

    知识产权需与主营业务相关,且实现产业化应用。

2. 技术创新能力  

    需提供复审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成果(如省级以上科技奖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突破)。  

    维持或升级研发机构(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等)。

 

 

 

 

三、专业化与市场地位

1. 主营业务专注度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需保持70%以上。  

    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需保持全国前列(如省内前三或全国前五)。

2. 产业链协同性  

    需证明企业在大企业供应链中的关键作用(如为龙头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技术)。  

    参与“补短板”“锻长板”等国家战略项目可加分。

 

 

 

 

四、经营管理与合规性

1. 合规经营  

    三年内无重大安全、质量、环保事故,无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信用记录良好(无严重失信行为)。

2. 管理体系认证  

    需维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认证。  

    数字化转型(如智能化生产、工业互联网应用)可提升竞争力。

 

 

 

 

五、政策动态与地方差异

1. 政策调整  

    国家及地方政策可能修订审核标准(例如2023年工信部对“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占比提出更高要求)。  

    需关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等最新文件。

2. 地方特色  

    部分省份对增长率、知识产权数量等指标可能设定更高门槛(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部分地区对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企业给予倾斜。

 

 

 

更多政策详情请直接在线与客服联系,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建议措施

1. 提前规划:每年监测营收、研发投入、专利申报等核心指标,确保符合增长预期。  

2. 强化创新: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参与标准制定。  

3. 政策衔接:定期与当地工信部门沟通,获取复审具体要求及政策辅导。  

4. 合规风控:严格财务和法务管理,避免因事故或违规影响复审。

 

如需具体数值,建议参考企业所在地最新发布的《专精特新企业复审指南》或咨询属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上一篇:最高3年资质+专项资金,企业如何快速拿下“专精特新”?
下一篇: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申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