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背景与发布
发布机构:中国商业联合会
实施时间:2018年6月1日
制定背景:
为规范商业信誉评价、提升企业信用水平、满足社会对信誉的高需求,中国商业联合会零售供货商专业委员会牵头制定该标准,填补国内商业信誉评价领域的空白。旨在通过标准化评价,构建诚信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二、认证目的与意义
核心目标:
规范商业信誉评价流程,明确企业信誉等级划分标准。
帮助企业识别自身信誉短板,提升综合竞争力。
通过星级认证结果,增强消费者、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
社会价值:推动“诚信中国”建设,形成重视信誉的社会氛围。
三、评价体系与内容
1. 评价指标框架
一级指标 分值 关键二级指标示例
基础能力 350分 人员素质、产品质量、服务体系
竞争能力 100分 经营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潜力
信用体系 300分 信用制度、资信管理、合同履约状况
社会影响 250分 顾客满意度、公众美誉度、社会责任履行
2. 评分与等级
总分1000分,需满足:
单项一级指标得分≥其总分60%(如基础能力≥210分)。
总分≥600分方可申请认证;若两项一级指标低于60%,则不达标。
星级划分:
五星级:≥900分
四星级:≥800分
三星级:≥700分
二星级:≥600分
更多详情请咨询在线与客服联系确认,或电话咨询官方热线:400-090-3278
四、认证申请流程
申请条件:
企业成立满3年,有主营业务收入,无重大失信或安全事故。
提交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近三年财务报表、信用相关资质证明(如ISO认证)、社会责任报告等。
审核流程:
资料审核:核查材料完整性及合规性。
现场评估:实地考察生产、管理、服务质量等。
综合评审:结合定量(如财务数据)与定性(如品牌口碑)分析。
证书颁发:
有效期3年,到期后需复评。
五、行业应用与影响
应用场景:
招投标加分:部分政府采购或大型项目招标中,星级认证可提升中标概率。
融资支持:银行或投资机构将企业信誉等级作为风险评估依据。
品牌背书:在官网、宣传材料中展示认证结果,增强公众信任。
案例参考:海尔、双星集团等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通过认证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T/CGCC17-2018认证通过系统化评价企业信誉,助力其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可结合自身战略需求,将认证作为优化内部机制、拓展外部合作的重要工具。